•北京•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是一座氣勢雄偉的城樓,它從昔日皇宮禁城的城門到今天成為國家標誌性的建築,已經經過了五百餘年。

它是建於明永樂15年(西元1417年),原名承天門,清順治8年(西元1651年)改建後稱為天安門,是明清兩代皇宮的正門,也是皇朝舉行頒詔大典的地方。

天安門外是金水河,河上跨著七座白玉帶狀石橋,正中央的橋橋面最寬,以往只有帝后才能通行,稱為「御路橋」;兩側是皇族橋,再其外為品級橋,為三品以上的大官才能行走;四品以下的官吏,須走最外側的公生橋(即現中山公園及勞動人民文化宮前的橋)。
橋外的東西兩側各有華表(橋旁木制的指示牌,又叫表木)和雄偉石獅,氣勢磅礡。天安門廣場自古即與中國政治事件緊密結合:多少次的改朝換代,新政府軍隊便是由此入紫禁城;民國8年(西元1919年)5月4日,影響中國近代史的「五四運動」也在此爆發;甚至現代中國的許多政治事件也在此發生,例西元1976年清明節時的「聲討四人幫」群眾運動,以及西元1989年5、6月的「六四事件」等。

天安門廣場每天都要舉行隆重的升降旗典禮:配合每一天太陽升起於渤海的時刻升旗,在日落時降旗,都是吸引觀光客目光的重要表演。而每年十月一日中國大陸國慶日時,亦會在此舉辦盛大的閱兵典禮,展現中國大陸強大的軍事力量,因此歷年來皆受到世界注意。

恭王府頤和園天壇紫禁城明十三陵居庸關長城大鐘寺盧溝橋天安門廣場